陇南市培育壮大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 企业行动方案(2024—2026年)

2024-09-04 00:00

为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简称“三高”)企业成长壮大,培育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培育壮大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企业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甘政办发〔2024〕4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优质主体不断壮大。到2026年,力争培育“三高”企业1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280家以上、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70家以上,积极培育挂牌上市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实现数量倍增和质量提升,形成市、县区上下联动、各部门协同推进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发展体系。

(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到2026年,“三高”企业有内部研发机构占比60%左右,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普遍达到4%以上,新建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超过5个。全市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重超过75%,规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占比超过27%。

(三)产业支撑更加有力。到2026年,“三高”企业“专精特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掌握一批细分领域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关键技术,拥有较强的产业协作和关键产品配套生产能力,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普遍达到70%以上,主导产品基本能够有效满足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

(四)辐射作用更为明显。到2026年,“三高”企业成为引领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坚力量,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到180家以上。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10%,累计形成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新产品力争超过10个。

二、培育流程

(一)建立全市“三高”企业培育库。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行业骨干企业、现代服务业企业为主要培育对象,建立全市“三高”企业培育库,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8000万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自动入库,其他企业每年动态入库,全市“三高”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以下简称“三高”培育库企业)原则上同时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8000万元以上;

2.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于10%或年度纳税总额超过400万元;

3.上年度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低于3%。

(二)省级“三高”企业遴选。入库全市“三高”企业培育库的企业,满足省级“三高”企业遴选标准的,按照省级文件规定择优遴选入库省级“三高”企业库,自动退出全市“三高”企业培育库。省级“三高”企业遴选标准原则上同时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

2.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于10%或年度纳税总额超过500万元;

3.上年度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低于3%。

三、重点任务及支持措施

(一)实施科技创新牵引赋能行动

1.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三高”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决策机制,在市科技项目指南编制中充分征求“三高”企业专家意见和建议。支持“三高”企业开展技术路线平行探索和交叉融合,每年组织“三高”企业凝练关键产业技术需求,综合运用“揭榜挂帅”“业主负责制”等方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三高”企业牵头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形式给予企业创新联合体不低于100万元支持,持续支持3年。(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政府国资委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以下任务均需各县区人民政府落实,不再一一列出)

2.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国有企业加大对原创性技术的持续投入,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设立独立核算、免于增值保值考核的研发准备金制度,进一步提高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的比例。对“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立项在陇南实施的项目(课题),且资金额度分别在300万元、200万元以上的,按照国家、省资金额度10%的比例给予项目承担单位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最高分别不超过300万元、200万元。对于“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经费达到100万元以上的内设单项科研项目,按规定视同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给予相应支持。每年根据“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上年度研发经费投入总额(以税务局统计数据为准),财政给予企业研发投入总额2%的科研补助,用于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单个企业补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政府国资委、市税务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科研平台,对验收通过的科研平台有R&D活动企业按新增科研设备实际投入10%的比例给予一次性补助,用于企业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最高可达100万元。针对性布局一批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畅通技术研发、中试验证、产业化应用全链条。(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引导“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社会资本和相关机构参与,推动一批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示范推广和产业化。组织“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开展成果对接沙龙等活动,对在陇南转化、经济效益明显的“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择优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于“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研制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等产品,定向组织实施产业化推广科技计划项目。市级科技计划每年择优支持“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成果转化或产业化项目不少于3项。(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5.推动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加大支持“三高”企业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力度,在市领军人才选拔推荐中加大对“三高”企业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支持“三高”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落实新进站博士后日常生活经费补助和进站博士后工作津贴激励政策,市、县区择优给予进站博士后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对“三高”企业全职聘请的国家级高层次科技人才,择优给予人才项目支持。支持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面向“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选派“科技专员”,带技术和项目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支持“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联合高校院所设立研究生培养基地,采取“校内导师+企业导师”模式培养一批工程硕、博士。支持陇南师范学院加强新工科建设,联合“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等教学科研平台,完善校企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机制。建设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精准支持“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能力提升。遴选“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开展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等人才流动机制改革,探索将企业合作课题和联合攻关项目等同于科研人员学术和论文贡献的可实践路径。(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陇南师范学院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实施企业主体扩量提质行动

6.建立梯次培育体系。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建立全市“三高”企业培育库,强化政策引领激励,夯实“三高”企业培育基础。按照“三高”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成长路径,强化持续性跟踪支持,助力“三高”企业成长为产业链“单打冠军”“配套专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税务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7.强化科技招大引强。大力引进科技领军企业、三个“500强”企业(世界企业500强、中国企业500强、民营企业500强)、独角兽企业等来陇南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三高”企业。加大优质企业招引力度,对整体迁入我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直接纳入“三高”企业培育库,择优给予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发展“域外研发创新+市内转化制造”合作机制,支持市内园区建设“科创飞地”,招引优质企业在陇南布局建设关键生产环节。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孵化链条,为引进科技型企业提供优质场地、设施和服务条件。(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招商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8.促进企业融通发展。引导组建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共享技术装备、创新数据、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等资源,发布技术需求、产品和服务采购计划,输出配套产品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组织“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销配套。支持“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发展研发设计、工业设计、信息数据、检验检测认证、人力资源、运行管理等生产性现代服务业,不断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在有色冶金、新材料、白酒酿造、中药材、苹果、花椒等重点产业领域,引导市属企业加强与“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合资合作。(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政府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9.加快数智融合创新。支持工业领域“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对生产线进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大“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支持力度。实施智能制造创新项目,推动装备、软件、网络等成组连线创新突破或迭代应用,形成和推广一批系统解决方案。支持“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遴选先进数字化转型场景、案例,引导“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打造5个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10.深化“三品”提升战略。支持“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产品开发、外观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创新,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企业品牌。支持“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参加国家和省政府质量奖评选,支持“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享受专利优先审查政策,畅通高效精准获取高价值专利技术渠道,提升专利创造、运用水平,参评中国专利奖和省专利奖。支持“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制(修)订,采用先进管理模式和方法,提升产品标准水平。支持“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加强商标、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实施财税金融润苗护航行动

11.强化惠企政策落实。加强涉税政策培训辅导,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对“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发生重组并购、股权转让、关联交易等重大事项,开展针对性辅导,降低涉税成本,防范税收风险。鼓励探索开展财政资金“拨改投”“拨投结合”“先投后股”等模式,推进增资扩产(股),实施兼并重组等。(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税务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1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三高”企业开发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供应链金融、企业创新积分制贷款、科技创新“人才贷、研发贷、成果贷”等业务,探索实行更加灵活的利率定价和利息偿付方式。支持设立与“三高”企业生命周期相衔接、与科技融资相匹配的创业投资或私募投资基金,发展创新相应金融产品。通过选派专业金融人才担任金融顾问等方式,为“三高”企业提供个性化、精细化和产业化金融业务服务。(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税务局、人行陇南市分行、陇南金融监管分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13.强化企业融资保障。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作用,依据政府性融资担保单户1000万元(含)以下的担保费率不高于1%,单户1000万元以上的担保费率不高于1.5%的规定,扩大对“三高”企业融资担保规模,鼓励保险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形成覆盖“三高”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保险保障。依托重点产业链、先进制造业集群等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发展科技保险、产业保险、共保体等保险。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试点和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重点新材料及首版次软件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将“三高”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以市场化方式支持破解重大技术装备成果应用瓶颈。(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工信局、人行陇南市分行、陇南金融监管分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14.加强企业挂牌上市服务。落实企业上市奖励政策,加强与证券监管部门、交易所、中介机构等单位的对接交流,有针对性地分类组织举办培训活动,广泛开展企业挂牌上市宣传辅导。充分利用甘肃股权交易中心平台优势,为“三高”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提供孵化、培育、培训、路演等资本市场综合服务。引导金融机构为上市后备“三高”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支持“三高”企业发行科创票据、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鼓励私募基金加大对“三高”企业的投资力度。(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政府国资委、人行陇南市分行、陇南金融监管分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发展环境优化提升行动

15.强化精准服务。落实“包抓联”“白名单”“六必访”等制度,完善跨部门政策信息发布、解读、咨询、培训等机制,为“三高”企业培育发展提供全周期、全过程服务。指导“三高”企业和“三高”培育库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效开展专利布局,培育高价值发明专利,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责任单位:市营商环境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16.加强要素支撑。强化产业、数据、科技、财税、金融、投资、人才、土地、环保等政策协同,形成支持“三高”企业发展合力,放大政策集成效应。推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对“三高”企业新增主营业务投资项目,在用地、用能、排放指标等方面给予保障。落实国有企业重大科技创新薪酬分配激励政策,加大对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工资总额的支持力度,实施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股权、分红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支持将符合条件的“三高”企业技术研发负责人、管理团队核心成员等列为高层次人才,享受相关人才待遇和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营商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政府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17.助力开拓市场。加强政府采购支持,持续落实对中小企业预留份额采购、价格评审优惠等措施;执行创新采购政策,对首台(套)等创新产品采用首购、订购等方式采购,促进首台(套)产品研发和示范应用。组织“三高”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览展会,扩大品牌知名度、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营商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市“三高”企业培育和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政府分管领导作为联席会议召集人,成员单位包括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政府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市营商环境局、市招商局、陇南师范学院、市税务局、人行陇南市分行、陇南金融监管分局和各县区人民政府。联席会议具体事务由市科技局承担。

(二)建立推进机制。各责任单位要增强全局意识,对具体工作事项负起责任,优化工作推进流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确保各项重点任务有序开展、顺利推进。市科技局按照省级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培育、遴选等工作,加强对方案实施情况的督导评估,定期督促通报,将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强科技调度内容,压茬推进。

(三)强化配套支持。强化企业培育主体责任,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各行业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加大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在项目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助力“三高”企业发展。

(四)加大激励宣传。加强对本方案及有关政策的宣传解读,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改革举措,广泛宣传报道典型案例、优秀事迹,激发更多企业坚守主业、勇于创新的内生动力。


展开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信息
  • 厂房租购平台
  • 其他招商信息
  •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
    政策下载
    在线咨询
    电话沟通
    电话咨询
    400-115-5265
    免费下载产业扶持资料